沪港深化多元争议解决机制 携手共建国际商事调解新生态
“第七届沪港商事调解论坛”在沪顺利举办
9月1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律政司、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及香港调解会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沪港商事调解论坛”在上海外滩老市府大楼隆重开幕,吸引了沪港两地司法、政府、学界及调解实务界代表200余人现场参与,共同探讨亚太商事调解发展趋势与路径。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专为本届论坛题辞。

权威发声:凝聚合作共识
开幕式上,嘉宾发言重点聚焦商事调解对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上海市法学会会长姜平指出,历时七届,论坛已成为沪港法学界与实务界合作的重要平台,期待未来沪港两地持续推动调解规则互认、人才共育、品牌共建。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在视频致辞中回顾了沪港两地多年来在商事调解领域的紧密合作,强调多元争议解决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林晓镍表示,上海法院将全力支持调解机制创新,为跨境商事争议提供高效、便捷的解决通道。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主任朱民称,商事调解是上海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需加强沪港两地的资源整合与经验互鉴。

中共黄浦区委书记杲云提出,黄浦区将打造全球商事调解服务高地,支持法律服务机构落地发展。

实体合作:新平台着力赋能
“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黄浦)工作站”“新天地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同期举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孙建平与中共中共黄浦区委副书记、区长徐惠丽共同揭牌,标志沪港商事调解服务实体化合作迈出关键一步。

深入探讨:聚焦前沿议题
论坛围绕“商事调解与跨境争议解决”“商事调解与营商环境”“国际商事调解能力建设”及“国际商事调解品牌塑造”四大主题展开。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亚太区域中心负责人Athita Komindr分享了《新加坡调解公约》在亚太地区的实施经验;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副主任吴明忠强调国际调解院将提供中立、专业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需求;最高人民法院民四庭国际商事法庭协调指导办公室主任、二级高级法官龙飞介绍了国际商事法庭建设进展、全国商事调解的实践及立法动态。

在主题分享中,专家亮点频现: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委员Susan Finder、美国JAMS资深调解员Gary Birnberg、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海事及海商审判庭庭长金晓峰、商事审判庭庭长曹克睿、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罗培新、香港调解会副主席卢上赐、韩国国际调解中心主席朴鲁馨、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主任张巍等人对跨境商事调解规则的构建、商事调解能级的提升及打造国际商事调解专业品牌等内容提出建议。



实践探索:企业承诺与人才培养
近40家企业代表参与“调解优先承诺”活动,郑重承诺优先选择调解解决纠纷,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在线致辞,上海市法学会多元解纷法治研究会会长顾伟强、副会长王协、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处长钟可慰、上海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俞静贤、上海市黄浦区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建忠等人为承诺单位颁发证书。

上海凯声商事专业调解资格培训中心校长陈乃蔚、英国有效争议解决中心首席培训师Alan Jacobs、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赵云、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Rajesh Sharma分享了全球商事调解培训体系,强调实施“理论+模拟+案例”研训课程的适切性,呼吁各国商事调解机构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兼容性国际认证标准。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经贸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孙建平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沪港两地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和商业中心,在国际商事调解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本届论坛将有力助推沪港商事调解在制度构建、规则衔接、人才共育、品牌推广等方面优势互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亚太乃至全球商事调解发展注入新动能。
